第(1/3)页
他从未主动去屠杀那些无辜之人,哪怕是针对阿斯加德,他也没杀过阿斯加德老弱妇孺,至于阿斯加德战士……这玩意根本没办法避免。瓦罐不离井上破,将军难免阵前亡,走上这条路,难免的!
格尔前半辈子就是个悲剧,从出生起就丧父,刚刚长大,母亲就饿死了。很快他结婚了,结果地震带走了他的孩子和怀孕的妻子,最后两个孩子也在饥饿中绝望死去。
他还因为不想把自己的孩子挂在树上献给神明,而被部落驱逐。(这个是漫画上的剧情,他们部落的习俗,认为孩子没能长大,是惩罚,所以需要将孩子的尸体挂在高处,让神灵看到,神灵会带走孩子的灵魂,让他们不再受苦……有点像天葬,但又不太一样,天葬是一种传统丧葬方式——在人死后将尸体运到指定地点,让秃鹫(或其他鸟类、兽类等)吞食。葬的理论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: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,是在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。但格尔部落那边,显然没这么高级,他们单纯只是把孩子的尸体挂在高处,然后就不管了,有点类似于小日子那边所谓的“七岁之前是神明的孩子”的说法)
总之他就是个大茶几。
可等到他得到黑死剑,他的人生就走上了快车道,那叫一个顺遂。
毕竟万神殿那帮子所谓的神灵,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,万年来,他们压根没经历过什么要命的战争,死亡更是罕见的要死,等到真正的遇到了生死危机,他们连凡人的也不如。
要不怎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呢。
孟子告诉齐宣王“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”。
战国时代,诸侯争霸,天下大乱。那会儿,有个叫孟子的人,他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。有一天,孟子被齐国的国君齐宣王请去谈治国之道。齐宣王问孟子:“我听说您很有学问,能不能教我点儿治国的本事?”
孟子说:“大王啊,治国可不是件容易事。您得先明白一个道理:国家要想长治久安,光有钱有地儿可不行。”
齐宣王一听,有点儿不高兴了:“这话怎么说?我齐国地大物博,富甲天下,难道还不够强大吗?”
孟子摇摇头,说:“大王,您别误会。我的意思是,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,光有钱有地儿还不够。您得想想,如果国家里没有能坚持法度的大臣,没有帮朝廷改正错误的人才,国家外头又没有敌国和忧患,这样的国家反而容易灭亡。”
这就是,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
齐宣王一听,愣住了。他想不明白,为啥没有敌人反而不好呢?孟子接着说:“大王,您想啊,如果国家里外都太平安宁,人们就容易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。久而久之,朝廷腐败,百姓懒惰,国家就会慢慢衰落。反倒是有了敌国和忧患,才能让大家时刻警惕,不断进步。”
齐宣王听完,若有所思。他问:“那依您看,我该怎么做才能让齐国强盛呢?”
第(1/3)页